2020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
世界读书日的由来
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月23日成为世界读书日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。
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,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“圣乔治节”。
其目的是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,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,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,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,
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,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、文化、科学、思想大师们,都能保护知识产权。
"闲静少言,不慕荣利"
想体味阅读的快乐,就尽量得摆脱功利的焦虑,给自己自在的心境。
就如《人生拼图版》这本书一样,人生就好似一整块拼图,自己和周围形形色色的人就是拼图块,当自己把拼图拼完的时候,就能看见自己人生的模样,周围存在着什么。
我最喜欢里面的这句话:
“喝汤时喝酒,临死滴酒难入口。”
讲的是做事情要纯粹,不能过于贪心,贪心过度就无法品尝生活中的点滴滋味。
读书就好比是纯粹的世界,没有糟心也没有压力,在书本中能发现只属于自己的世界,别人不会窥探你的隐私,不会打扰你的状态。读书的过程千万不能急于求成,要自己感受书本传递的美妙,
如同乐章般浮现眼前,每一刻旋律都由自己操控。
如今的时代,不像从前文人,抱着一本经典死啃,反而是太多的书籍,太多的选择,让人们无法选择。在这样的时代,我们在阅读前,学会拒绝与取舍显得尤为重要。
学会思索与实践
在顾东桥给王阳明先生的书信中提到自己的担心和困惑:
"虽然人的心体本无不明,但被气拘物蔽,少有不昏的。如果不通过学问思辩以明天下之理,则善恶真妄不能自觉;任情恣意的话,其害极大"。
王阳明先生回复友人顾东桥的书信《答顾东桥书》中,强调了“学问思辨”之外,还要有一个“笃行”。他指出,
今吾子特举"学问思辨"以穷天下之理,而不及“笃行”,
王阳明反问道:“天下岂有不行而学者邪?岂有不行而逐可谓之穷理者邪?”。
意思是说,天下所有的“学”,没有不去行就能称为“学”的。
例如学孝,就必须服侍赡养,躬行孝道, 然后才为学。哪能只凭口说舌谈就可以称学孝呢?王阳明这句话的核心思想是,“学问思辨”之外,必须要“笃行”。不明白这一点,就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了。
不让读书只做自己思考的代用物,不仅要思索,更得学会"笃行"。
"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"
在世界读书日中,已有超过 10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读书活动。很多国家在这一天或者前后一周、一个月的时间内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,图书馆、媒体、出版商、学校、商店、社区等机构团体在这一段的时间里,都会做一些赠书、读书等鼓励人们阅读的事情,把读书的宣传活动变成一场热热闹闹的欢乐节庆。
而我们社团"阳光学院良知社"也积极响应世界读书日的读书活动,把读书做到学、问、思、辨与笃行,在世界读书日当日举办了线上线下的读书互动活动。
关于线上活动,由于疫情期间,我们则利用腾讯会议组织了线上的读书活动:良知社"云阅读"活动。这次活动讲述的主题是中国古代文化,《中国古代文化常识》第二章“历法”:
第二则是我们的线下活动,同学们发言讨论阅读的感悟或者分享喜欢的书籍和语录。以下的这次线下活动的截图:
读书永不止步,我们的活动也还在继续,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参与我们留言分享送书活动,活动二维码:
一本书像一艘船,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,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。——凯勒
欢迎各位同学给我们留言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