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王传飞,男,汉族,江苏邳州人。文学博士,副教授。中国乐府学会理事。
教育背景
1988-1992,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习,获文学士学位。
1994-1997,吉林大学文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学习,获文学硕士学位。
2002-2006,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学习,获文学博士学位。
工作履历
1997-2010,海军政治学院、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官。期间曾挂职猎潜艇大队教导员、中国海军海上实习中心政治处副主任,兼任学员队政委等。2010年退役。
2010-2013,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副教授、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(语文教育),指导培养研究生6名。担任沧海诗社指导教师。该社多次参加两岸高校古诗词吟诵活动,获得佳绩。
2013—2018,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。指导的《民俗文化研习工作坊创建研究》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;指导的《南北说——大学生文化交流APP创建研究》获浙江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。担任桐笙诗社、禹风书画社、知行国学社等社团指导老师。
2018—2019,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文学院副教授。
2019.9— 阳光学院国学与国家发展研究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。
研究领域
主要研究方向:
主要研究方向为:先秦两汉文学,中国古代诗歌史,中国传统文化。
主讲课程:
曾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:《中国古代文学》,《诗经》研究,《唐宋诗词鉴赏》,《明清小说研究》,《古代戏曲简史》,《中国语文教育史》,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》,《中国文化概论》,《中国文化史》,《国学经典导读》,《中国民俗学》等课程。
奖励与荣誉
博士论文获201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奖(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共获评2篇);学术成果获市级哲社优秀成果奖1次。参撰《文学名著半小时》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首届音像制品一等奖;参编《中国文学史话》获长白山图书一等奖。
学术成果
著有《相和歌辞研究》(北京大学出版社)、《史记评注》(北京:蓝天出版社)、《绝代风华—汉代文人的生命感叹》(台北:云龙出版社)。参编参撰《中国文学史话》(吉林人民出版社)、《文学名著半小时》(高等教育出版社、中国音像制品出版社)等教材著作多种。在《中国文化研究》、《首都师范大学学报》、《毛泽东思想研究》、《孔孟月刊》(台北)、《乐府学》、《西安音乐学院学报》、《山东社会科学》、《语言与文化研究》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国古代、近代文学研究》(全文转载)等发表论文20余篇。另在《解放军报》、《政工学刊》、《中国图书评论》、《读者》、《中国图书商报》、《新文化报》等报刊发表书评、杂感、文史文章多篇。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一般项目1项,主持北京市“十五”规划项目、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,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,参与市厅级项目2项。